您好,欢迎进入政协铜川市委员会网站!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示公告

政协铜川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征集2025年平时提案的通知

发布:2025-06-30 18:55:08来源:编辑:浏览:

市政协各位委员,市级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

  为推动提案工作常态化,现将2025年征集平时提案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案的质量要求

 (一)紧扣中心任务,精准选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围绕打好“八场硬仗”、深化“三个年”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聚焦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提出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高质量提案。

 (二)深入调查研究,提升质量。秉持“不调研不提案”原则,认真践行“提案不在多而在精”重要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全面、客观、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建议。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与组织优势,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各界别要发挥专业特长,多提务实管用的精品提案。提案内容务必真实可靠,以实事为依据,以数据为支撑,避免提案内容与党政部门已实施政策措施重复或滞后。力戒提案空洞无物、面面俱到。

 (三)提案符合规范要求,建议可行。严格按照《政协铜川市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要求,提案文字表述应简洁明了,逻辑清晰,格式规范统一。提案篇幅一般控制在1500字左右,特殊情况需详细阐述时,应确保重点突出、条理分明。坚持切口小、分析透、建议实,一件提案聚焦一件事或一个问题,做到情况属实、分析透彻、措施具体、便于操作。

  二、提案的提出方式

 (一)集体提案。以党派团体、市政协专门委员会名义提出的提案,须经相关负责人审核同意,并明确注明联系人姓名;以界别提出的提案,须经集体充分研究讨论,由召集人通过市政协门户网站提案系统提交,确保提案反映集体共识与智慧。

 (二)联名提案。委员联名提案时,第一提案者应提前向联名者说明提案选题背景、核心内容与调研计划,确保联名提案者充分了解提案情况。联名提案者需主动参与调研活动,积极建言献策,杜绝随意、盲目联名以及“被联名”现象,确保联名提案质量与严肃性。

 (三)委员提案。鼓励有提案意愿的委员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提出提案。委员个人参与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界别、专门委员会集体提案的提出、调研、撰写等,视同委员运用提案履职。

  三、提案的提交方式

  提案通过市政协门户网站提案系统(www.sxtczx.gov.cn)或“履职通”APP提交。

  在提交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联系。

  联系人及电话:

  赵勇 15909192561

  蒲雪丽 18329697897

  附件:2025年平时提案参考选题

  政协铜川市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6月24日

  附件

2025年平时提案参考选题

  一、经济建设方面(20个)

  1.关于实施国家高新区创建的建议

  2.关于推动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建议

  3.关于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建议

  4.关于推进省级农业高新区建设的建议

  5.关于加快传统产业升级、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建议

  6.关于加快推进铝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建议

  7.关于加快水泥企业智能化改造的建议

  8.关于大力发展新型陶瓷产业的建议

  9.关于发展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建议

  10.关于打造苹果特色产业创新聚集区的建议

  11.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建议

  12.关于支持“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

  13.关于精准招商引资的建议

  14.关于构建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议

  15.关于推动数实融合创新发展,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16.关于加快建设运营数字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议

  17.关于加快商贸项目建设,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建议

  18.关于完善工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促进园区发展的建议

  19.关于一村一策开展“消薄培强”行动,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20.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和对外贸易的建议

  二、政治建设方面(5个)

  1.关于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建议

  2.关于深化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政务数据共享的建议

  3.关于推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的建议

  4.关于深化“交房(地)即交证”改革的建议

  5.关于城乡融合发展中人才要素双向流动的建议

  三、文化建设方面(10个)

  1.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建议

  2.关于加大优秀文化创作生产、繁荣文艺事业发展的建议

  3.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建议

  4.关于推动我市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建议

  5.关于提升玉华宫风景名胜区知名度的建议

  6.关于推动文化下基层,深化文化惠民的建议

  7.关于做优照金红色文旅小镇的建议

  8.关于加强与省内外知名旅游平台合作、深入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9.关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加强文明乡村建设的建议

  10.关于推动景区服务与文旅消费协同提升的建议

  四、社会建设方面(15个)

  1.关于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2.关于推进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适配性的建议

  3.关于推广特色诊疗技术的建议

  4.关于优化“铜易创业”平台,提升创业服务精准度的建议

  5.关于“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试点建设的建议

  6.关于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建议

  7.关于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8.关于打通城市“断头路”的建议

  9.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方面的建议

  10.关于农村公路提升改造的建议

  11.关于推动区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镇村延伸的建议

  12.关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后长效管理的建议

  13.关于加强燃气、排水管道改造,消除城市安全隐患的建议

  14.关于改造小区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的建议

  15.关于提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的建议

  五、生态文明建设方面(10个)

  1.关于废弃物循环利用,推广再生材料应用场景的建议

  2.关于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

  3.关于岔口断面水质提升的建议

  4.关于矿山治理恢复的建议

  5.关于开展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建议

  6.关于加快建设美丽河湖、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建议

  7.关于加快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建设的建议

  8.关于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

  9.关于加强林业资源环境保护的建议

  10.关于加强野生鸟类保护的建议